上海的疫情清零政策——人为导致的中国经济萧条?

All Global Research articles can be read in 51 languages by activating the “Translate Website” drop down menu on the top banner of our home page (Desktop version).

To receive Global Research’s Daily Newsletter (selected articles), click here.

Follow us on Instagram and Twitter and subscribe to our Telegram Channel. Feel free to repost and share widely Global Research articles.

***

The Shanghai “COVID Zero Tolerance Mandate”. Engineered Depression of China’s Economy?

By Prof Michel Chossudovsky, July 14, 2022

请将本文转发给中国读者。

***

首次发布于 2022 7 12

2022 3 月下旬开始,中国政府下令对拥有 2600 万人口的上海实施新冠疫情清零封锁:

“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官方通告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默许,但因其过于极端而招致许多批评的声音。从2022年3月28日起,针对新冠肺炎这种根本不存在的虚假疾病的疫情清零封锁首先在黄浦江东侧开始实施,随后在4月1日扩展到整个城市,所有公民都将接受新冠检测。据媒体报道,当时上海仅发现了 26087 例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其中只有914例病例出现了症状……  伊曼纽尔·帕斯特里奇

 基于清零政策,上海开始实施封锁(几乎所有劳动力被限制在原地):“为了对抗奥密克戎变异株……来自中国各地的至少38000名医务人员被派往上海支援医疗工作……”(环球时报

奥密克戎成为流行语: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 BA.5 亚分支

中国卫生当局已确认核酸(即 PCR)检测是其战略的核心。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持成立了以梁万年博士为首的 Covid-19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清零政策试图实现中国击败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目标,其措施包括使用完全没有效力的核酸检测,这种测试并不能区分新冠肺炎和季节性流感。2021 12 31 日起,核酸检测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认定为完全无效。

高福博士的角色

中国的卫生当局全盘认可了福奇盖茨的伪科学封锁共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CDC)由高福博士领导,他曾与安东尼·福奇等人共事

高博士参与了 2019 10 月举行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情景201桌面模拟,当时距离2019 12 月新冠病毒在武汉“实际”爆发不到三个月。高福博士从一开始就领导着中国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奇领导的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 NIAID)、盖茨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高福毕业于牛津大学。多年来,他一直是与大型制药公司有联系的惠康信托基金的成员,也是安东尼·福奇的同事和老朋友 

202032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高福收到了安东尼·福奇的电子邮件。美国封锁几天后。当福奇因处理疫情而遭受批评时,高福再次向他表示支持:我收到一些消息(希望是假的),说[]遭到了一些人的攻击。这太不合理了,希望你一切安好, 202048日写道。三天后,福奇回复并感谢他的老朋友的好意。据该报报道,福奇写道:尽管世界上有一些疯子,但我一切都很好。

安东尼·福奇博士是一位两面派

从一开始,福奇就一直警告新冠(SARS-CoV-2)病毒(包括其变异株和亚分支)的危险性和情况的紧迫性,同时他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同行评议文章中承认:

Covid-19新冠病毒的总体临床后果最终可能更类似于严重的季节性流感(病死率约为 0.1%)或大流行性流感(类似于1957 年和 1968 年的情况)……”(见 Covid-19 探索未知领域NEJM)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机是经过谨慎选择的:该文章于 2020 年 3 月 26 日由 NEJM 发表,两周之前的311日,联合国对193个成员国实施了全球 Covid-19 大流行封锁。福奇博士的 NEJM 同行评议分析(几乎没有被媒体提及)与他在网络电视上的疯狂言论背道而驰,二者形成鲜明对比。2020 年 3 月 28 日(在他的同行评议文章发表后 2 天),他发表言论称“Covid 可能杀死多达 200,000 名美国人”

这与中国有关吗?

安东尼·福奇是高福的导师,他们所倡导和应用的政策框架完全相同。中国的新冠疫情清零政策完全复制了2020311日由安东尼·福奇、比尔·盖茨等人在(与世界经济论坛密切合作的)世卫组织主持下进行的(基于伪科学”的)封锁。中国的新冠清零使命是建立在恐慌运动之上的。

上海封锁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

2022 年 7 月 10 日,中国卫生当局宣布,为了对抗“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BA.5 亚分支”,已指示几个主要城市实施新冠清零政策。大量劳动力被限制在众多大型工业城市中,从而导致经济和社会混乱以及经济活力的急剧下降。 据路透社报道:

“陕西省西安市辽宁省大连等城市检测到在许多其他国家迅速传播的BA.5 [亚分支] 病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中国在5月13日在对从乌干达飞往上海的一位病例的检测中首次发现该变异株,当月没有与该病例有关的本地感染病例。

那位来自乌干达的“病人”回国后做核酸检测了吗?变异株和亚分支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被 核酸测试检测到。(核酸检测无法检测出原始的新冠SARS-CoV-2病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研究侧重于基于核酸鼻咽拭子检测基因序列,这具有误导性。

大量城市地区已经被关闭,然而这些措施没有任何科学或公共卫生依据:

“在河南省中部,沁阳从周日开始几乎完全封锁了近70万居民,每家每户每两天允许一人外出买菜。

河南另一个城镇舞钢的当局已告知其 290000 名居民在接下来的三天内除非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否则一律居家不得外出。

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的兰州市的四个主要地区和南部的海南省儋州海口等城市被临时封锁数日,共有600万人受到影响。

周六,拥有 630 万居民的江西省南昌市关闭了许多娱乐场所,但没有具体说明该限制措施的持续时间。

西北部的青海省西宁在周日有一人检测呈阳性后,于周一启动了大规模检测活动。

周一,南部一线城市广州的几个主要地区也开始了大规模检测。”

2022年7月11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公布了中国大陆的以下数据:

  • 7 月 10 日共记录了352 例新增本土感染病例
  • 新增46 例有症状病例,
  • 新增无症状病例306

14.5亿人口中有46例新增有症状病例不能成为关闭中国主要城市地区的理由。

  • 这个决定近乎可笑。
  • 它没有科学依据。
  • 是否背后另有隐情?
  • 它得到中共默许了吗?
  • 中国领导层内部是否存在分歧?

西方媒体和中国媒体对此事都完全闭口不提。

中国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疾控中心提出的这些措施,已经使中国的供应链陷入了危机之中。严格的“清零政策”对上海的金融业及其蓬勃发展的出口经济造成了动荡,还破坏了国内运输物流和商品供应。

中国的健康

新冠清零政策带来了一场社会浩劫,给数百万人的生活造成了困难,定期实施的核酸检测及根据其结果使用绿色、黄色和红色健康码成为一种控制社会的手段。

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CSIS) 称赞道:

“迅速推广的线上“健康码”系统是一项巨大的成功,它可以在其他国家得到推广。这个创新性的应用程序直接通过一个人的智能手机跟踪个人的旅行记录、与他人的接触历史和生物特征数据(例如体温)。(例举重点)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022 4 月中旬(恰逢上海封城)以来,人民币(CNY)兑美元(USD)的汇率突然下跌。

进出上海港(及其他主要港口城市)的商品贸易量有所下降,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制造商品的全球供应。

中国制造”的商品是零售贸易的支柱,它强有力地支撑着家庭消费所包含的几乎所有主要商品类别,包括服装、鞋类、五金、电子产品、玩具、珠宝、家居用品、食品、电视机、手机等。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这张清单很长。

从中国进口是一项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利润丰厚的业务。它是美国巨大利润和财富的源泉,因为从中国低工资经济体进口的消费品,其零售价往往是出厂价的十倍以上。

批发和零售层面的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已经陷入危机。全球基本消费品稀缺加上通胀压力,对世界所有主要地区的潜在影响是毁灭性的。这些事态发展导致中国经济疲软,也会进一步影响到中国的民族国家主权,更不用说一带一路倡议了。

在当前危机和华盛顿的重返亚洲”战略的背景下,将产生严重的地缘政治影响,直接关系到中美对抗。

*

致读者:请点击上方或下方的分享按钮。请在 Instagram Twitter 上关注我们并订阅我们的 Telegram 频道,转发和分享全球研究的文章。

 


Comment on Global Research Articles on our Facebook page

Become a Member of Global Research


About the author:

Michel Chossudovsky is an award-winning author, Professor of Economics (emeritus) at the University of Ottawa, Founder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CRG), Montreal, Editor of Global Research. He has taught as visiting professor in Western Europe, Southeast Asia, the Pacific and Latin America. He has served as economic adviser to governmen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has acted as a consultant for sever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e is the author of 13 books. He is a contributor to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is writing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more than twenty languages. In 2014, he was awarded the Gold Medal for Merit of the Republic of Serbia for his writings on NATO's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Yugoslavia. He can be reached at [email protected]

Disclaimer: The contents of this article are of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author(s). The Centre for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wi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any inaccurate or incorrect statement in this article. The Centre of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grants permission to cross-post Global Research articles on community internet sites as long the source and copyright are acknowledged together with a hyperlink to the original Global Research article. For publication of Global Research articles in print or other forms including commercial internet sites,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www.globalresearch.ca contains copyrighted material the use of which has not always been specifically authorized by the copyright owner. We are making such material available to our readers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fair use" in an effort to advanc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issues. The material on this site is distributed without profit to those who have expressed a prior interest in receiving it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urposes. If you wish to use copyrighted material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fair use" you must request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For media inquiries: [email protected]